《去吧!永不回頭》第七篇 赤子之心

每個人成長過程中,內在純真、淨樸的心難免多少會被消磨掉,有的甚至已然麻木,然而經過人生歷練之後,面對複雜或不平的世界,我們是否能充滿愛、希望與信心?保持純真的心態,不被外界的誘惑或雜亂心緒干擾?
孩子們的眼睛,明亮而清澈,充滿盼望卻又令人心疼,讓心震動不已,這份震動烙印在心底深處,提醒著時時用孩子般明亮清澈的眼睛,與純淨的心境,充滿盼望地去看自己、看他人、看世界,並在一切行動中展現出願景與價值觀。

雲南

從西藏下來到海拔三千左右的雲南大理州沙溪古鎮,氣候非常舒適,完全沉浸於古代大宅院的氛圍中。隔天與客棧員工規劃如何進入彝族村莊,甚至連騎馬都列入考慮,最後決定早上七點開始徒步,應該可在中午抵達村莊。彝族村莊在鎮上另一個山頭,看似還好,走上去才知道連騎馬都有點困難,我背著文具用品、水、乾糧共六公斤,村民平日也是這樣背著日常所需物品上下山!經歷過西藏的高海拔,不擔心會有高原反應,快到山頂出口時,剛好遇到村民駕駛一輛運木車,讓我們搭便車進到村莊。村莊有十多戶人家,小孩近二十人,只有一所學校和一位代課老師,從幼兒到國小十歲前的教育,漢語數學音樂畫畫全由這一位老師教導。

往村子更裡面走去,學校很小,旁邊的草地就是他們的操場,體育及玩樂只有樹木與草地的昆蟲,老師把校門打開了,孩子們個個有秩序進入教室,簡單的課桌椅就是啟蒙教育學習的場所。當我看到教室時,就如同「一個都不能少」這部電影的場景真實地呈現在眼前。

與老師談到需要什麼時,老師說小朋友需要一個籃球場,我一口回絕老師並說,這群孩子沒有籃球場一樣可以在旁邊草地玩樂
,一樣非常願意念書,給孩子籃球場意義在哪?山中資源匱乏,孩子教育所需的硬體,應該是國家教育單位針對五育必需提供的,你所需要的是軟體資源,這比硬體來得重要千萬倍,這群孩子目前需要的啟蒙教育不是籃球場,而是更多的軟體教育來協助,老師聽完後握著我的雙手跟我道謝,他說我一個人無法完整的教育這些孩子,我以為您和其他人一樣,只看看而己,所以跟你要官僚資源。

孩子們什麼都不缺,缺少的是真誠關愛與熱誠的人員投入。他是一位可敬的老師,家中貧窮程度與其他村民相同,在這樣的環境中依然願意為這群孩子提供啟蒙教育,心中很是感動與敬佩,透過老師家訪幾個家庭,孩子的父母親真的很辛苦,也才知道如果提供一頭牛給一個家庭,養育小牛二至三年賣出,可以支付孩子讀完大學的學費以及日常的費用,透過一頭牛,可以讓一個孩子接受完整的教育,對一個家庭的孩子有著深遠的教育意義,回台灣後評估提出資助小牛計劃,因為牠不只是動物,也是未來的希望種子。


尼泊爾

為了尋找印度宗教的脈絡,跨越喜瑪拉雅山到另外一面的尼泊爾,從中探索與印度窮困人民息息相關的印度教始末。尼泊爾是亞洲的古國之一,約為公元前563年,釋迦牟尼出生於尼泊爾的藍毗尼古迦毗羅衛國境內。
透過尼泊爾朋友認識了一位醫生朋友,到當地的孤兒院進行了解,裡面收容殘疾的孩子,原本是殘疾人康復中心,後來也收容孤兒及街童,提供四十七名兒童一個充滿愛心的家庭住房。

看到有些孩子先天肢體變形,有些是因為在街頭流浪所造成的傷害,很令人心疼,好在這位醫生朋友醫院有提供免費矯正手術
,能夠改善一些孩子身體殘疾問題,同時也有國際志工來協助教育,為極端貧困中的孩子們提供必要的生活技能,讓他們能夠自力更生回到社會。這群孩子始終用快樂去面對如此艱苦的生活,問了院長孩子需要什麼,院長只說發電機,因為尼泊爾常連續停電,孩子們沒有燈光可以寫功課看書,尼泊爾國家的貧困,我感受得到,在尼泊爾期間每天都會碰到停電,有時可能會持續一天以上,人民基本電力的生活都無法提供。

來到了SOS Children’s Villages International尼泊爾國際分站,以家庭方式撫養、教育孤兒,並用SOS這個國際上通用的求救信號,呼籲全社會都來關心和幫助那些在災難中倖存的孩子。與印度面臨相同的問題,對尼泊爾的家庭來說,每家有五六個孩子是很正常的事,但先天營養不良及醫療資源較匱乏,存活率很低。尼泊爾官方公佈的數字,14歲以下的兒童約有360萬人
,約35%的孩子失去基本的受教育機會,40%的孩子正在作為童工被剝削,而醫院大都在加德滿都,鄉下只能用巫術來治療。除了孤兒,更多的孩子被拐賣或受不了家暴或困苦,在8歲或更小的年紀逃到加德滿都,對於他們來說,加德滿都就是他們的自由和夢想之都。

去了趟奇特旺 (Chitawan)地區探勘最弱勢及邊緣化的原住族群,切彭人(Chepang) ,是尼泊爾中部馬哈巴拉特山脈地區的漢藏語系土著民族,跟著Usha在村落中探勘發現一位小孩,他的雙親死於在森林找尋食物誤食有毒的蘑菇,他無法照顧自己,我們便將他帶回孤兒院照顧。

孤兒院位於馬路旁一間政府的荒廢建築,一片空地,一間屋,竹籬掛曬著衣服,裡頭住著廿一位小朋友,有的是因家暴離家出走在街頭流浪,有的是徧遠山區或是農村的小孩或孤兒。Usha獨自一人收養這群小朋友,為的只是給這群孩子有安全的地方居住,不讓孩子在路邊乞討、流浪、挨餓、挨打,讓一樣受傷的孩子一起生活,有人陪伴,總比流浪在外好,觸動到我的是那份愛,而不是居住環境,一句話從我內深處裡閃過,”因為我餓了,你們給我吃,渴了,你們給我喝,我作客旅,你們留住我,我赤身露體,你們給我穿”。因為沒有接納他們的家庭及社會,孩子們的健康、營養、安全、成長全都仰仗我們,他們用眼望

著我,滿懷信賴、期待和嚮往。這是主在尼泊爾送給我的禮物嗎?人若不回轉像小孩子,就不能進上帝的國。尼泊爾,眾神的國度,撫育了漫天漫地的生命與自然,卻忘記了撫育喜瑪拉雅山麓這些堅強卻迷惘的孩子?離開的時候到了,要如何關閉或轉換內心的狀態,此刻將自己抽離出來,非營利組織可以給的資源就這麼多,由於匱乏產生競爭,似乎分化了一些資源,然而還有更多的孤兒院困苦,如同殘疾康復孤兒院,若能夠整合起來共同分享或許對孩子更有未來。孩子們的愛,是愛與和平的起始,少了愛,就毀了和平,祈禱讓我們的心純淨,一旦生活在和平之中,便有能力與其他人分享愛的喜悅。

IMG_0652

作者介紹:羅威廉

作者羅威廉,自2012開始追尋人生的使命,毅然決然撇下一切,只為自己留下兩套衣服,去到印度、尼泊爾、雲南等地。體驗人生最底層的生活,他和街友睡在馬路上,喝恆河水,撿垃圾桶的食物吃。去到德蕾莎修女創立的垂死之家,幫皮膚潰爛病人洗澡….

後來他帶領了很多志工在許多徧鄉,為孩子買牛蓋牛棚、廁所、蓋教室、農業投入….幫助了很多人! 全職投入為人靈服務,目前服務地點在印度加爾各答、尼泊爾、中國大陸雲南。

《去吧!永不回頭》專欄,將由威廉導遊一步步帶我們走進您從未體驗過的生命歷程!

X